身為財經雜誌第一品牌,《今周刊》以「深入財經、預約財富、關懷社會、品味生活」為編輯核心,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財經雜誌。《今周刊》每週提供最新的財經剖析與產業動態,近年來更領先報導「消失的醫生」、「退休金大騙局」與「苦勞經濟」,並揭發台灣食安危機等重大議題,推動政策改革引起社會廣大迴響。*貼心提醒:因數位技術變遷,為了能提供您較佳的閱讀體驗,請選購2010年(含)以後至最新一期之期數。
強黨弱政?
拜登、習近平迫切需要彼此 • 出於政治與經濟的考量,美中各自有足夠動機結束俄烏戰爭、緩解雙方關係。而要促成這個目標,拜登、習近平必須合作、分頭遊說澤倫斯基與普丁。
美國就業市場火熱的結構性因素 • 缺工嚴重的產業有可能發展自動化,或由資訊科技的軟硬體,填補人力短缺的生產力;或許3至5年後,美國各行業擁有最強大的人力解決方案,投資機會也將隨之而來。
未來亞洲領袖 齊聚殿堂話永續 • 全球企業面臨受碳、受資源、受社會等各種問題困境,讓十年前投資人不關心的永續績效,時至今日不僅成為首要任務,還要面對青年領袖的意見挑戰。
你出錢就好 • 今年參加世界棒球經典賽的中華隊,是台灣史上最年輕隊伍,將決定台灣棒壇的未來;任何行業都需要世代交替,該多看年輕人的表現,幫年輕人鼓掌!
今漫畫Win Comics
圖文並靠Mark's Talk
數位支付金額海放歐美印度每月交易量逾80億筆 • 由印度央行發起的數位支付系統UPI,目前已累積近三億用戶,每月交易金額更達近兩千億美元。但愈是普及,其導致的個資疑慮也愈嚴重。
善終簽署數衝第二 屏東小醫院怎麼做? • 《病主法》施行滿四年,預立醫療決定書簽署人數卻成長緩慢,問題可能卡在三道門檻,政府須協助醫院端和民眾端逐一破除。
價值體系競爭 台灣須擴大民主經貿聯盟 • 美中從貿易戰打到科技戰,朱敬一以常駐WTO三年的經驗觀察,美中下一役是6G戰場,兩大陣營勢必分軌,台灣要以民主經濟體的特質突圍,從中開創自己的戰局。
「判斷升息滿足點,市場恐怕過度樂觀」 • 聯準會「最狠鷹王」日前一席意外鴿派談話,讓市場普遍認定美國升息即將到頂。不過,率領四.六兆元股票投資部位的她提醒,現在,還不到重啟股市派對的時候。
習帝國元年 • 3月4日與5日,俗稱「兩會」的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」以及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」先後於北京召開。這兩場為期約一周、攸關未來5年中國整體發展路徑的會議,不僅是「習帝國」開局之年的最關鍵議事,也是外界觀察未來一年中國經濟、政治與外交政策的一扇指標窗口。這兩場會議究竟說了什麼?兩會之後的中國,又存在哪些「危機」與「轉機」?
最懂紅色血脈的他:沒人會再信習近平的甜言蜜語
世銀前中國局長為何從看好中國到五年後改觀? • 隨著兩會到來,習近平的人事安排與機構改革,反映了他將黨體系與政府體系合併的野心;「共同富裕」概念的延續,也意味著他不想複製美國的發展路徑。問題在於:他的作法會不會成功?
BDI飆137% 散裝船王慧洋老董看後市 • 波羅的海運價指數二月底開始觸底反彈,近兩周帶動散裝航運股連番大漲,面對疫後指數的上沖下洗,散裝龍頭慧洋今年實施三大策略,要抓穩這波旺季的反彈機會。
搞定兩百萬VIP 派車行登「禮賓王」 • 肯驛國際是台灣最大的禮賓服務供應商,全台有九成金融機構都是它的客戶;它是如何由一家機場接送公司搖身一變,成為手握食衣住行育樂資源的「禮賓王」?
屏東南瓜小農 為何向日商九百噸訂單說不 • 屏東縣里港鄉八甲田農場出產的栗子南瓜,是家樂福目前唯一引進的「嚴選品牌」,一顆要價一三九元,每年需求量卻多達十五公噸,這顆栗子南瓜究竟有何魅力?
老傳產搶進雲端商機 南俊11年轉型實錄 • 南俊從家庭工廠起家,總經理吳仁山接班後,拿下兩家國際雲端大廠訂單,競食伺服器滑軌市場。身為傳產二代,他如何幫四十六年老事業找到新出路?
看準骨科醫療需求 狀元醫師從商戰記 • 二○二二年,博晟生醫進入成長加速的階段,全年營收出現年增逾二○○%的爆發力;選擇創新醫材為創業題目,博晟生醫董事長陳德禮如何在生技領域,力拚十年內成功獲利?
強化台灣文化自信 陳藹玲從電視做起 • 台灣兒少節目少,其中最大宗還是採購國外動漫,自製比率在主要國家敬陪末座。富邦文教基金會投入兒少節目人才培育,希望透過自製節目讓台灣孩童對本土文化有更多認同。
全球軍工產業在軍備賽道上奔馳 • 從俄烏戰爭開打以來,全球各國在國防安全、軍備武器的投資只增不減,使得軍工產業的相關類股,成為2023年資本市場最亮眼的明燈,股價也紛紛起漲。
中國經濟的兩大挑戰——兼論強信-KY • 解封是當前中國經濟的最大催化劑,但綜觀現況,中國仍有房市逆風與資金外逃兩大經濟難題。促進消費升級,為中國近十年的發展重點,至於是否值得期待?仍得看房市與資金流回穩狀況。
大改變時代 • AI人工智慧引發的「人機協作」趨勢,將減少人力的需求;而投資OpenAI、取得49%股權的微軟,會是最後的大贏家。
高殖利率股掉粉?達人親授今年存股大計 • 景氣不佳、利率走高,存股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,吸引了愈來愈多的投資人跟進。如何找出優質定存股? 兩位知名存股達人,從自身的經驗與績效,告訴你今年的存股大計。
全球景氣不明 醫療題材較耐震 • 即使升息循環可望告終,但通膨迷霧未散、景氣動能疲弱成了相對隱憂;在市場不確定性猶存下,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的醫療題材,表現優於科技股。
女兒耍任性 助他發明拍立得相機 •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一日,蘭德展示第一張拍立得相片,完成女兒給的「不可能任務」。別人眼中的牆,在他眼中,都是鋪路的磚,牆愈高,拆下來的磚頭愈多,鋪的路更長!
腸胃炎不只又吐又拉 還會讓全家中鏢 • 許多人有急性腸胃炎的經驗,不適感令人坐立難安,更可怕的是,有些會出現群聚現象。腸胃炎又分病毒性、細菌性感染,這兩者有何差別?又該如何緩解?
非典型台式熱炒店 • 位於台北六張犁的「大晟」,其特色在於結合台菜與外省菜的作法,店主阿霖師傅在各種菜系基礎上變化,炮製出一道道美饌佳肴。
到花蓮 • 位於島嶼東部的花蓮,有山明水秀的自然環境作後援,這塊受上天眷顧的大地,各處有鬼斧神工的山石奇景,自古蘊藏礦源,白色大理石、蛇紋石是兩大種類。如今雖然當地石礦開採量減少,產業沒落,這裡仍有一群念舊的人,用各種貼近生活的作品、表現時尚創意的方式持續播種,守住上一代傳承的石業文化。
天然石礦滿山谷 以設計力塑新顏值
石業第二代搞文創 奮力翻攪沒落產業
台味旅宿在地溯源 打造蛇紋石療癒所
女石雕家溫柔堅定 雕鑿出石頭感性氣質